SunNews尚新聞編輯中心/James
根據Carbon Brief 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導,英國政府於 2024–25 財政年度對發展中國家的自然保護與森林相關援助支出達到近 8 億英鎊,創下歷史新高。然而,報導指出,該筆支出中相當大比例用於支援碳抵換項目,引發外界對其環境效益與公平性的質疑。
英國政府於 2021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承諾,在 2021 至 2026 年間投入 30 億英鎊的對外援助,用於協助全球南方國家進行自然保護與恢復。Carbon Brief 根據資訊自由法取得的官方資料顯示,截至 2024–25 年度,累計支出已達 22.9 億英鎊,其中今年度支出就達到 7.97 億英鎊。
報導指出,在本年度「森林相關支出」中,有超過 40% 的資金(約 1.54 億英鎊)流向世界銀行主導的 SCALE(Scaling Climate Action by Lowering Emissions)計畫。該計畫屬於碳抵換機制,旨在協助開發中國家透過保護森林等自然方式產生可交易的碳權。
此外,與社區收益分配相關的 EnABLE 計畫 也獲得大筆撥款,兩者合計佔據英國森林保育援助的絕大部分。
英國能源安全與淨零部門(DESNZ)是這些計畫的主要出資單位之一,顯示碳交易正逐步成為英國國際自然援助政策的核心工具。
儘管英國的支出規模受到部分肯定,但碳抵換計畫的有效性與道德性備受質疑。
批評者指出,許多碳抵換項目在真實減排效果上存有不確定性,部分甚至涉嫌侵害當地原住民或社區權益。此外,這類計畫可能使富裕國家以購買碳權取代實際減碳行動,削弱全球氣候努力的整體性。
非政府組織與學者呼籲,英國政府應提升援助透明度,確保資金實際促進森林保育、生物多樣性與當地居民福祉,而非僅以碳市場回報為導向。
根據目前進度,英國要在 2025–26 財政年度實現 30 億英鎊的五年承諾,尚需額外投入約 6.85 億英鎊。不過,Carbon Brief 分析指出,2026–27 年後多個部門如環境部(Defra)與能源部門的援助預算恐面臨大幅縮減,幅度可能達 45% 至 59%。
此外,報導也提醒部分支出可能包含會計重分類或既有項目,實際新增投入金額仍待進一步釐清。
英國對海外自然保護的資金投入雖創新高,展現國際氣候責任,但隨著碳抵換成為主力策略,未來的成效將取決於機制的完整性與公平性。面對即將到來的財政壓力與國際監督,英國政府將如何調整其自然援助政策,備受關注。
查看完整報導與原始研究連結:
Carbon Brief 原文報導
更多「永續」相關新聞報導


[…] 英國自然保育外援創紀錄達 8 億鎊 「碳權買賣」占比重大引發爭議 […]